华音网站合奏论坛优秀作品欣赏

返回华音论坛 返回华音首页 雨果唱版公司 人大乐团首页 前几期的过刊 应网友要求上传

 更新日期:2003年12月22日

华乐新韵音乐会

中国民族拉弦乐器----系列秦胡研制成果展演

 

主办: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委会创委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西安音乐学院
演奏:  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时间:  2003年11月8日晚19:30
地点:  北京中山音乐堂 

指挥:  周煜国 

   
  专利介绍 研制的思路 研制的要点 研制的效果  
 

曲目下载:

     
一、音诗--丝路断想 韩兰魁曲  1、古道 2、大漠 3、恋歌 4、桑田
作品以古丝绸之中路为背景,幻想性地描绘出昔日令人神往的朝圣之旅,以此赞美生命、赞美爱情。
二、序曲--缅 程宝华曲 谨以此曲缅怀那些难以忘却的先师们……他们在风华正茂时从京、沪来到西北,辛勤耕耘又历经坎坷,他们去了……在身后是一片茂密的桃李林。
三、二泉映月 阿  炳曲 吴祖强 改编 程宝华移植
四、音诗---觅 赵季平曲 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平静、对比、冲突的音乐发展过程中,表现了内心世界所激起的力度起伏。
五、管弦乐--闹红火 程大兆曲 作品突出运用了打击乐多变的节奏与主题变奏发展的手法,表现了陕北节日喜庆的风俗画面,以及愉快、幽默奔放的情趣。
六、板二胡与乐队---曙光 翟志荣曲 1、悲诉 2、奋争 3、曙光
板二胡独奏:呼延梅文
每当人们在悲伤、痛苦、绝望的时刻,总是有无限的真情和博大的爱心悄然而至走进你的心灵,重新点燃人生的希望和曙光,谱写出动人、灿烂的人生乐章。
七、音诗--献给母亲 景建树曲 作品运用了贯穿发展的手法,使主题思想不断深化,细腻的表现了对祖国母亲的真挚情感。
八、音诗--塞下曲 饶余燕曲 李白《塞下曲》其一之写意
乐曲根据原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意境,由四个相互连惯发展的部份和多种复调手法构思创作而成。

     

一、专利介绍

研 制: 翟志荣 教授
制 作: 西安音乐学院乐器厂
发明专利申请号: 02145508.2
发 明 名 称: 一种新的秦胡
实 用 专 利 号: 02259054.4
实用 新型 名称: 一种新的秦胡

 

二、研制的思路

现今,我们应该从客观、角度来审视我国拉弦乐器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实践表明,我国拉弦乐器因皮膜发声原理所致,不公发音量小,声音穿透力弱,而且拉 弦乐器声部自身音量不平衡,导致乐队演奏立体和声效果不理想,也很难与管乐和木质发声原理的乐器音量相平衡。主要是因为它的发声材料属皮膜软质材料。就拉 弦乐言,任何一种木质结构乐器,都要在发音部位作以薄厚、形状不等的设计和调试,力求最佳声响效果。但是,皮膜的薄厚已成为不可调整的客观定论。所以它的 声音只能是以客观存在、自然形成的一种音色为本乐器的声响。因此,如何使我国的拉弦乐器进一步得到完善,使它变的更为合理、科学,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思维 从根本上来解决乐器在演奏效果上出现的缺陷。

三、研制的要点

系列秦胡研制的关键所在,就是以解决乐器发声原理为根本,提高乐器声音品质,增强各个声部在乐队中的表现能力和优化不同演奏形式的声响效果为目的。其手段 为:将乐器原来的蟒皮软质发声改为木板硬质发声。在发声原理产生质变后,如何保证系列秦胡研制方案实现最佳效果,我主要确立了五个方面的研制方向:一是发 音板的选材与薄厚;二是琴筒共鸣箱容积的大小;三是琴弦的粗细;四是琴码的位置与尺寸;五是音柱的位置与高低。它们五者的关系是密切共生互共关系。为了使 这五者的关系产生平衡、协调、统一,达到设定的音响效果,首先,我对以上五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和各自的原理及功能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几年来,我对所研系 列秦胡经过上千次的试验和调试,以达到乐器在发声原理产生质变后,其音色、音质、音高三不变的目的,使琴体的振动以及音板与弦、弦与音筒等几者关系在相一 前提下,各自充分发挥最大极限的自身功能和作用。由此,根据所需要的音量、音质、音色来调整木板的薄厚并计算出共鸣腔体的大小,以及确立琴码最佳发音位置 和琴弦的粗细。
我国拉弦乐器因其共鸣腔体为筒状,从而决定了弓弦磨擦结合点的位置不能改变。正因如此,在研制过程中,对于乐器声响效果的优化和品质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局限 和不利。其不利因素表现在:一是振动板的面积和共鸣腔体的空间大小;二是发音板的形状为单板平面振动原理;三是琴筒与振动板在连为一体的情况下,它们之间 的薄厚程度相差较大,各自所产生的振动频率不相一致。
为了弥补上述因素对乐器声响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在不影响原有音色的前提下,我在振动板的有效位置,设立了振动高点,也叫音柱。音柱 的设立,有效地增强了声波的穿透力量,使平面音板的振动频率由自然无序变为组织有序,使声音的张力明显得到增强,声响变得更有立体效果,有效地弥补了以上 不利因素对声响效果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
另外,我国拉弦乐器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和特有的音乐表现魅力,早已被广大民众耳濡目染,倍受世人的青睐。为了使新研系列秦胡能得到各方人士的接纳和认同,我 在研过程中,遵循了“四个保持”的实施标准。1、保持了每件乐器原有的形体;2、保持了各个声部乐器原有的音色;3、保持了各个声部乐器原有的定弦音高; 4、保持了乐器原有的基本演奏方法。研制的系列秦胡完全达到了“四个保持”的设定目标。

四、研制的效果

经过科学测音分析和演奏实践,新研制的系列秦胡声音纯正干净、圆润、厚实、穿透力强、高把位音量衰减度降低,乐队演奏和声效果突出,融合性高。无论在合奏、重奏、独奏时,都有上佳的音乐表现。
系列秦胡在声部转接中,高音、中音和低音各音区衔接自然,过度自如。每个声部乐器在音量增大的同时不失原有的音色。在现今民族乐队建制中,配置系列秦胡可 以拓宽拉弦乐器声部的音域,使弦乐声部乐器的配置更为系统、合理、科学。无疑使乐队的演奏效果和音乐表现力更加深刻、辉煌。
系列秦胡除设置常规千斤外,基于力学协调关系和它的有效弦距在演奏时的产生的振动效果考虑,还创设了腰码。在乐器制作工艺方面,用料考究,造型典雅。琴筒、琴体取材老红木,它不但是一件做工精良、音色优美的乐器,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系列秦胡的问世,还克服了原有乐器生产因原材料蟒皮在环保上存在的缺憾。


请勿将此页上的音像资料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本页文字及声像文件如果侵权行为请发邮件到:yujingyi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