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
NOTE: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page.
第三章 立体化学基础
同分异构的类型 |
同分
异构
构造
异构
立体
异构
碳架异构
官能团异构
位置异构
构型异构
构象异构
旋光异构
(对映异构)
顺反异构
由拓扑结构式可轻易分辨出构造异构体
可通过σ键旋转互相转化
常温下一般无法分离
需断键方可互相转化
一般易于分离
第三章 立体化学基础
第一节 对映异构
手性 |
实物镜像不能重叠:手性
典型的无手性中心的手性化合物 |
典型的无手性中心的手性化合物 |
对映异构体物理性质的差异:旋光 |
对映异构体物理性质的差异:旋光 |
非手性分子
对映异构体1
对映异构体2
偏振光
α
α
右旋(+)
左旋(-)
手性分子的判定 |
有对称面,无手性
有对称中心,无手性
手性分子的判定 |
C2对称轴
C3对称轴
非手性分子
C2对称轴
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的判定 |
手性分子的判定:总结 |
含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
乳酸:单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
乳酸 |
m.p./℃ |
pKa |
|
(+)-乳酸
(-)-乳酸 ()-乳酸 |
+3.82º
-3.82º - |
53
53 18 |
3.79
3.79 3.79 |
(S)-乳酸
(R)-乳酸
*
50%(+) + 50%(-)
外消旋体 dl
取代基优先级次序的判定 |
取代基优先级次序的判定 |
-OH
-CH3
-D
-H
>
>
1
2
3
4
1
2
3
(S)
观察方向
取代基优先级次序的判定 |
(第零层)首原子
C
C
第一层连接情况
(C,H,H)
(C,H,H)
=
=
<
第二层连接情况
(H,H,H)
()
()
(C,H,H)
()
()
<
<
(第零层)首原子
C
C
=
第一层连接情况
(H,H,H)
(C,H,H)
<
考察后一层原子连接情况时不计入前一层已遍历的父原子
取代基优先级次序的判定 |
首原子
C
C
第一层连接情况
(C,H,H)
(C,C,H)
=
<
<
首原子
C
C
第一层连接情况
(C,C,C)
(O,H,H)
=
<
<
1
2
3
4
1
2
3
(R)
取代基优先级次序的判定 |
首原子
C1
C1
第一层连接情况
(C2,C3,H)
(C2,C4,H)
=
=
第二层连接情况
(C3,H,H)
(C2,H,H)
()
(C3,H,H)
(C3,H,H)
()
=
1
2
3
4
1
3
第三层连接情况
(C1,H,H)
(C1,H,H)
()
(C4,H,H)
(C2,H,H)
()
=
()
()
()
()
()
()
(C1,H,H)
(C1,H,H)
()
()
()
()
已回到C1,不再继续
<
第四层连接情况
<
已回到C1,不再继续
2
取代基优先级次序的判定 |
首原子
C
C
第一层连接情况
(C, C, H)
(C,C,H)
=
=
>
第二层连接情况
(C,C,H)
(H,H,H)
(H,H,H)
(C,C,H)
()
()
>
>
首原子
C
C
第一层连接情况
(O, O, C)
(O, C, H)
=
>
重键原子回溯时只减去前一层父原子一次计数
取代基优先级次序的判定 |
1
2
4
1
2
3
5
6
首原子
C1
C1
第一层连接情况
(C2,C2,C2)
(C2,C6,C6)
=
=
第二层连接情况
(C1,C1,H)
(C3,C3,H)
(C5,C1,H)
=
第三层连接情况
(C4,C2,H)
<
已回到C1,不再继续
<
(C1,C1,H)
(C1,C1,H)
(C5,C1,H)
(C4,C4,H)
……
1
2
3
4
1
2
3
(S)
乳酸:单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
乳酸 |
m.p./℃ |
pKa |
|
(+)-乳酸
(-)-乳酸 ()-乳酸 |
+3.82º
-3.82º - |
53
53 18 |
3.79
3.79 3.79 |
(S)-乳酸
(R)-乳酸
*
Fischer投影式 |
(S)-乳酸
(R)-乳酸
Fischer投影式 |
1
2
3
(4)
1
2
3
(4)
(R)
(R)
≡
Fischer投影式形式变换规则 |
Fischer投影式的形式变换 |
S
R
R
S
互换1次
互换1次
R
S
互换2次
在纸面旋转90度
纸面旋转180度
(1)
(2)
(3)
(4)
(5)
(6)
简便判别依据:判定R/S构型,构型相同,即是同一分子
三个基团轮转
Fischer投影式 |
符合约定
(R)
(R)
含两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
A = A’ && B = B’ && C = C’ :相同手性中心
A ≠ A’ || B ≠ B’ || C ≠ C’ :不同手性中心
Fischer投影式对应重叠式
并非分子的优势构象
观察方向
丁醛糖-两个不同手性中心的分子 |
(A) |
(B) |
(C) |
(D) |
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
非对映异构体
非对映异构体
(2R, 3R) |
(2S, 3S) |
(2R, 3S) |
(2S, 3R) |
-21.5o |
+21.5o |
-29.1o |
+29.1o |
A、B常温液体;C、D常温固体
2,3,4-三羟基丁醛
1
2
3
4
1
2
3
4
(R)
(R)
苏式
赤式
( + )
( - )
( - )
( + )
赤藓糖
苏阿糖
酒石酸-两个相同手性中心的分子 |
2,3-二羟基-1,4-丁二酸
非对映异构体
内消旋体(meso)
(A)
(B)
(C)
对映异构体
分子有对称面,无手性
两者实际为相同分子
(D)
对映异构体化学性质的差异 |
反应停灾难 |
有药效
致畸
(R)
(S)
*
*
loading,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 NOTE: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page.
LogsX
|